考试学习中心网

咨询投诉0931-8254357
主办单位:元海德教育宗旨:富家 兴教
0931-8254357

当前位置:主页 > 学习中心新 >

第三章3讲

发布时间:2019-12-07 13:21来源:未知

产业实践

中国的管理咨询业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的引进,借鉴日本和欧美国家企业管理咨询的理论、方法和经验发展起来的。

一、市场成长

2002年,国内管理咨询业迎来了它的春天:客户比例增长迅速。

 

图3-2 2000-2008年管理咨询行业客户比例

注:客户比例=当年接受过管理咨询服务的上市公司数量/当年上市公司总数

资料来源:正略钧策管理咨询研究,正略钧策数据库

1.客户稳定

目前,中国管理咨询业已经形成了日益稳定的特征客户群。"成熟客户群"主要集中在其他制造业、造纸印刷、电子制造、交通仓储以及建筑这些行业。这些行业对管理咨询服务的认可度比较高,对企业自身的问题认识得比较清楚,对管理咨询的消费比较理性。

"核心客户群"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医药生物这两类行业。这两类行业市场渗透率较高,行业相对规模大,可挖掘的市场也比较大,这类群体是管理咨询机构的"兵家必争之地"。

"萌芽客户群"主要集中于房地产、采掘、社会服务、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电力煤气水这七个行业。这些行业市场渗透率较低,行业相对规模也比较小。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对管理咨询重要性认识的加深,这些行业会逐步发展成为管理咨询业的重点客户。

"潜力客户群"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塑、金属非金属、批发零售、信息技术这四大行业。这些行业市场渗透率低,但行业相对规模大,可挖掘的市场空间非常大。

然而,我国高端咨询市场还是牢牢掌握在外资咨询公司手里。

2.定位鲜明

中国企业的管理咨询中,人力资源和战略资源咨询市场份额最大。2008年,中国管理咨询市场中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和战略咨询的比例最高,分别占到48%和46%。

3.区域差别

区域不平衡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沿海地区是管理咨询的主要市场区域。

 

图3-5 2009年管理咨询市场客户区域分布比例(中国大陆)

2008年,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北京、山东六省市是管理咨询的主要客户市场,其上市公司占到上市公司总数的50.32%。

二、产业现状

中国管理咨询业在短时间发展迅猛,并且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咨询产业渐已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产业低端

中国咨询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1)咨询公司数量多,但产业规模小。目前全国共有咨询公司3万余家,但真正长期从事咨询服务的仅有1500余家,而且承接的业务量也很小。

(2)咨询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相当小。以2005年为例,全国咨询业的营业额为519亿人民币,仅占国内生产总值18.3万亿的0.28%,而且这519亿还包括移民、留学服务和广告设计方面的收入,真正针对企业的战略、管理咨询营业额不超过10个亿,也就是说只有国内生产总值的万分之一。

(3)中国咨询业人在低端市场挣扎,利润丰厚的高端市场被国外咨询公司所占据。中国管理咨询提供的服务大多还是市场调研、营销培训、品牌培育、产品代理等操作资讯层次的业务,极少有公司涉及企业战略、信息决策等战略咨询层次的业务。

2.人员素质

中国咨询高端市场90%以上控制在国外公司手里,真正出色的本土管理咨询公司在全国范围大约只有200家,二者200家当中能做战略咨询的不到10家。人才是管理咨询机构的关键,这说明中国咨询业人才的素质和国外咨询人才的素质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中国咨询市场对高素质咨询人才有着极大的市场需求。然而,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缺乏严格的咨询专家资格认证标准和权威机构,使得咨询业进入壁垒比较低,人员素质鱼龙混杂。

3.行业规范

管理咨询的概念和方法对于中国来说属于"舶来品"。全行业尚未形成一种公认的理论方法和量化标准。因此,联合行业精英讨论行业理论与方法、制订行规、制订行业量化标准是管理咨询业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现实课题。

整个社会缺乏对管理咨询业的监督考察机制。整个社会对它的认知度和对行业规范的了解尚不完全清晰,导致媒体对行业的宣传存在某些误区,例如对某些个人神化性宣传,对个别案例两极化宣传,等等使得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受到极大的冲击。

除了以上三方面的问题,中国咨询业还存在着缺乏核心业务定位、资金实力有限、专业分工不明确和咨询人员与客户信任关系尚未建立应有的信誉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政府、咨询机构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三、咨询品质

从西方企业的成长经历来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咨询的支撑。然而,我国的高端咨询却为西方咨询公司所控制,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本土咨询公司的咨询品质所决定的。

1.经验缺乏

活跃在中国管理咨询市场的本土咨询公司不少是学院派咨询:由高校教授、行业专家、MBA等人士组成,优势在于理论和思想的沉淀。他们的咨询方案往往缺乏可操作性。同时,本土咨询机构缺少真正咨询公司必备的组织体系和人力体系,通常由导师带领几个学生为企业提供咨询。

学院派咨询的致命缺陷在于这些教授多数是为了赚钱而衍生出从事咨询作为副业,而且其中很多都是留校的博士生硕士生,缺乏商战经验。

2.文字报告

国内行业分析和咨询报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文字众多、理论详尽但缺乏感性。报告大都以文字说明的形式展现,无非是"前言、现状、原因、展望"等单调的逻辑框架,偶尔有几张简单的图表。事实上,行业不同,企业不同,报告形式也完全应该有所针对性和侧重点。

而国外咨询机构的分析报告往往是以PPT的形式展现给客户。根据需要,20多页或者100多页,每一页都由紧凑的图形、表格组成。

总之,在分析报告上,国外咨询公司更加人性化,顾客导向。

3.数据有限

咨询报告应该包含精确的数据,从而给客户的管理者做出决策提供科学的判断依据。拥有强大的数据库和信息资源是做好咨询工作的前提。"用数据说话"是国外咨询机构的生存方式。国内外企业竞争力差异集中体现在知识沉淀、结构化能力和人才吸引上。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外,中外咨询企业在人才队伍、运作程序、核心能力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


免费咨询

  • 甘肃: QQ
  • 四川: QQ
  • 山西: QQ
  • 陕西: QQ
  • 0931-825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