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劳动合同制度1
发布时间:2019-12-09 13:22来源:未知
第四章 劳动合同制度
【提示】本章是考试的重点章,考生需要注意把握劳动合同的订立等内容。
第一节 劳动合同概述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
立法上定义: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劳动合同立法定义中的“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实际上就是指双方当事人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确立、更变、终止。
(二)劳动合同的特征
劳动合同除具有一般合同如平等性、自愿性等特征外,还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主体的特定性
2.主体地位上的从属性
3.劳动权利义务条款具有较强的法定性
4.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
5.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劳动过程的实现,而不单纯是劳动成果的给付
二、劳动合同的作用
(一)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形式
(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有效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三)劳动合同有利于防止和减少纠纷
三、我国劳动合同的立法概况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该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008年9月18日,国务院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4月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6年8月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2010年7月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提示】本章是考试的重点章,考生需要注意把握劳动合同的订立等内容。
第一节 劳动合同概述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
立法上定义: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劳动合同立法定义中的“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实际上就是指双方当事人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确立、更变、终止。
(二)劳动合同的特征
劳动合同除具有一般合同如平等性、自愿性等特征外,还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主体的特定性
2.主体地位上的从属性
3.劳动权利义务条款具有较强的法定性
4.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
5.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劳动过程的实现,而不单纯是劳动成果的给付
二、劳动合同的作用
(一)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形式
(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有效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三)劳动合同有利于防止和减少纠纷
三、我国劳动合同的立法概况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该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008年9月18日,国务院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4月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6年8月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2010年7月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