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行政组织结构
发布时间:2019-12-13 09:50来源:未知
第一节 行政组织结构概述
一、行政组织结构的含义(本知识点曾以单选形式考查过)
行政组织结构是指行政组织各种要素的一种特定安排,即行政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一般排列组合为四个层次:
1、职位;2、工作部门;3、一级政府组织;4、一国政府系统
二、行政组织结构的功能
1、合理的组织结构能有效地满足行政组织目标的需要。
2、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稳定工作人员的情绪,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合理的组织结构能使组织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
4、合理的组织结构是提高微观和宏观行政效率的前提条件。
5、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助于推动行政方式的创新。
典型例题: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和细胞是( B )
A.职责 B.职位 C.职能 D.职权
三、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的标准(本知识点考过简答)
1、任务与组织平衡。
2、各个组织、人员之间按比例配置。
3、分工明确,合作良好。
4、适应环境,具有弹性。
四、行政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本知识点易出简答或论述)
1、战备与结构
2、规模与结构
3、技术、任务与结构
第二节 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
一、行政组织的宏观纵向分工(本知识点曾以单选形式考查过)
1、政府为了有效地发挥行政组织的功能,首先要将国家所辖地域分成许多块,由不同的行政组织进行管理,即是行政组织的纵向分工。行政组织的宏观纵向分工反映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分工,即以层级制为基础的垂直分工。
2、宏观纵向分工有以下特点:行政组织的层级越高,管辖地域的范围越广,其数量越少。所以,宏观的垂直分工是以管辖地域的大小为分工的内容。
3、影响行政组织宏观纵向分工的因素有:政体;国家发展战略;外部性。
二、行政组织的微观纵向分工
1、行政组织的微观纵向分工是指各级政府或各个部门内部层级的分工。
2、微观纵向分工的特点是:它们之间的分工关系是以职能的隶属关系为准。
三、行政组织纵向分工的职责分配关系
行政组织纵向分工的职责分配关系是:最高层次的行政组织为决策层,中层行 政组织为协调指挥层,基层行政组织为技术操作层。
典型例题:在行政组织的宏观纵向分工中,管理层级的高低与管理范围的大小成(B)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无比例关系 D.任意关系
四、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优缺点(本知识点易出简答或论述)
(一)优点
1、分层负责,事权集中,统一指挥。
2、行动迅速。
3、能发挥自修层级行政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根据酵实际情况主动开展工作。
4、各层级行政首长负责全面管理工作,有利于培养全面型行政管理人才。
(二)缺点
1、各层级行政首长管辖事务过多,责重事繁,难于事事精通。
2、容易形成地方的块块分割,不利于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容易犯地方主义的错误,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宏观控制。
4、容易导致信息传递失真,难以直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降低行政组织的反应速度,无法体现结果导向。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
一、行政组织横向分工的必要性
(一)含义
行政组织的横向分工就是行政组织的部门分工。宏观的横向分工是指一级政府内的部门分工,微观的横向分工是指一个部门内部的各个机构和职位的划分。
(二)必要性
1、适应各项社会事务管理的需要。
2、适应行政管理专业化、技术化的需要。
3、适应行政管理综合协调、宏观管理的需要。
4、适应行政管理程序的需要。
二、行政组织横向分工的种类(掌握各种分类的优缺点)(本知识点易考简答)
1、按行政业务性质分工 2、按行政管理程序分工
3、按管理对象分工 4、按地区分工
三、行政组织横向结构的优缺点(本知识点易考简答)
(一)优点
1、职能不同,分工管理,使行政组织成员能在专一的基础上精通业务。
2、从上到下形成条条,易于形成统一的方针政策,有利于社会各项事务有秩序发展。
3、各个部门分工负责,使各个层级的行政首长能集中精力考虑全局的大问题。
(二)缺点
1、易形成各个部门条条分割,各个不同的业务部门之间难于相互沟通与协调。
2、自上而下的各部门形成的条条不利于地方行政组织因地制宜,抑制地方积极性。
第四节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一、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反比例关系(本知识点曾以单选形式考查过)
行政组织结构有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纵向结构形成行政组织的层级制,横向结构形成行政组织的职能制。层级制形成管理层次,管理层次体现着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距离。职能制形成管理幅度,管理幅度体现着一个单位或一个行政首长能有效管理的下层单位或人数。在一定的管理工作量或地域条件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例关系。
典型例题:行政组织横向结构形成( B )
A.层级制 B.职能制 C.混合制 D.联邦制
典型例题:古典学派认为最高管理者理想的直接领导人数是( A )
A.3—4人 B.5—6人 C.7—9人 D.10—12人
提示:本知识点在大纲中未作具体要求,属于超纲考点。因此,特别提醒大家按照大纲复习是主线,但是仍然需要对教材进行全面的了解,尤其是诸如此类带有明显知识性的知识点要特别注意。
二、正确处理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关系(本知识点曾以论述形式考查过)
1、下属工作性质及难易程度制约着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2、领导者的领导水平与能力直接制约着管理幅度。
3、被管理者的素质高低也制约着管理幅度。
4、集权、分权与授权程度影响着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5、下级单位所在地的集中程度及交通和信息传递状况影响着管理幅度。
6、技术设备与工作条件也制约着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