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 不确定性分析及风险分析
发布时间:2020-01-02 11:12来源:未知
第五章 不确定性分析及风险分析
第一节 不确定性与风险概述
一、不确定性及其产生的原因
1、通货膨胀和价格调整
2、政府政策和规定的变化
3、技术和工艺的变革
4、项目生产能力的变化
5、预测和估算的误差
6、其他
二、不确定性分析的概念和意义(论述)
1、概念:研究项目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和波动对其经济效益影响的方法。
2、意义:P116
三、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
不确定分析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
第二节 盈亏平衡分析(计算)
1、概念:盈亏平衡分析法是根据方案的成本与收益关系确定盈亏平衡点(保本点),进而选择方案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单选、填空)
盈亏平衡模型分线性和非线性两种基本形式。线性盈亏平衡模型是指方案的总成本费用、销售收入与产量呈线性关系。平衡点所对应的产量是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费用,利润等于零时的产量(或销售量)。(单选)非线性盈亏平衡模型是指方案的总成本费用、销售收入与产量为非线性关系。
盈亏平衡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这种临界值,即盈亏平衡点,继而判断投资方案对不确定因素变化的承受能力,为决策提供依据。盈亏平衡点越低,说明项目盈利的可能性越大,亏损的可能性越小,抗经营风险能力越大。根据生产成本、销售收入与产量之间是否呈线性关系,盈亏平衡分析可分为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和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2、盈亏平衡点的确定
盈亏平衡点产量:

例:某项目生产能力3万件/年,产品售价3000元/件,总成本费用780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3000万元,总变动成本与产量呈线性关系。请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解:
3、盈亏平衡分析法的优缺点
P123
第三节 敏感性分析
一、敏感性分析的任务和目的
1、概念:敏感性分析是指研究某些不确定性因素(如销售收入、成本、投资、生产能力、价格、寿命、建设期、达产期等)对经济效益评价值(如投资收益率、现值、年值等)的影响程度,从许多不确定因素中找出敏感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供决策者研究分析。分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2、敏感因素挑选原则(简答)
1)先把很少发生变化的因素事先剔除在外。
2)一般发生在项目寿命期初期、金额大的因素。
3)对项目自始至终起作用的效益以及成本构成中所占比例大的因素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较大变化的因素。
二、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步骤(选择、简答)
1、 确定敏感性分析指标(净现值、净年值、内部收益率等)
2、选择需要分析的不确定因素,并设点这些因素的变动范围(投资额、价格、经营成本等)
3、 计算不确定因素变动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
4、 找出敏感因素
5、 决策
第四节 风险分析
1、概念:人们利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辨识、估计和评价的全过程,包括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评价3个部分。
一、风险估计
1、期望值
投资方案经济效果的期望值是指在一定概率分布下,投资效果所能达到的概率平均值。
例:某方案的净现值及其概率如下表,计算其净现值的期望值。(单位:万元)
E(NPV)= 31.68(万元)
2、标准差
表示随机变量的离散程度,即随机变量和真值之间的偏离程度。
如果两个方案期望值相等,则标准差大的方案风险也大;
期望值不同时:
1)方案甲期望值大,标准差小,则方案甲有利。
2)方案甲期望值小,标准差大,则方案乙有利。
3)方案甲期望值大,标准差大,或方案乙期望值小,标准差小,则两个方案取舍比较困难。
3、风险分析决策的方法有决策表法、矩阵法和决策树法。决策准则有最大可能性准则和最大期望值准则。
1、 决策收益表法是概率分析决策的基本方法,该表首先分别计算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然后按大小加权平均计算出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进行比较,从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
2、 决策树法是以图解方式分别计算各个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通过综合损益值的比较,作出决策。其步骤为:(问答)
(1) 画决策树。决策点用方框表示,方案节点用圆圈表示。结果节点用Δ表示。
(2) 预计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
(3)计算期望值。计算时从右向左逆向进行。
(4) 修枝选优,作出决策。
第一节 不确定性与风险概述
一、不确定性及其产生的原因
1、通货膨胀和价格调整
2、政府政策和规定的变化
3、技术和工艺的变革
4、项目生产能力的变化
5、预测和估算的误差
6、其他
二、不确定性分析的概念和意义(论述)
1、概念:研究项目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和波动对其经济效益影响的方法。
2、意义:P116
三、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
不确定分析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
第二节 盈亏平衡分析(计算)
1、概念:盈亏平衡分析法是根据方案的成本与收益关系确定盈亏平衡点(保本点),进而选择方案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单选、填空)
盈亏平衡模型分线性和非线性两种基本形式。线性盈亏平衡模型是指方案的总成本费用、销售收入与产量呈线性关系。平衡点所对应的产量是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费用,利润等于零时的产量(或销售量)。(单选)非线性盈亏平衡模型是指方案的总成本费用、销售收入与产量为非线性关系。
盈亏平衡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这种临界值,即盈亏平衡点,继而判断投资方案对不确定因素变化的承受能力,为决策提供依据。盈亏平衡点越低,说明项目盈利的可能性越大,亏损的可能性越小,抗经营风险能力越大。根据生产成本、销售收入与产量之间是否呈线性关系,盈亏平衡分析可分为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和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2、盈亏平衡点的确定


盈亏平衡点产量:

例:某项目生产能力3万件/年,产品售价3000元/件,总成本费用780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3000万元,总变动成本与产量呈线性关系。请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3、盈亏平衡分析法的优缺点
P123
第三节 敏感性分析
一、敏感性分析的任务和目的
1、概念:敏感性分析是指研究某些不确定性因素(如销售收入、成本、投资、生产能力、价格、寿命、建设期、达产期等)对经济效益评价值(如投资收益率、现值、年值等)的影响程度,从许多不确定因素中找出敏感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供决策者研究分析。分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2、敏感因素挑选原则(简答)
1)先把很少发生变化的因素事先剔除在外。
2)一般发生在项目寿命期初期、金额大的因素。
3)对项目自始至终起作用的效益以及成本构成中所占比例大的因素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较大变化的因素。
二、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步骤(选择、简答)
1、 确定敏感性分析指标(净现值、净年值、内部收益率等)
2、选择需要分析的不确定因素,并设点这些因素的变动范围(投资额、价格、经营成本等)
3、 计算不确定因素变动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
4、 找出敏感因素
5、 决策
第四节 风险分析
1、概念:人们利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辨识、估计和评价的全过程,包括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评价3个部分。
一、风险估计
1、期望值

例:某方案的净现值及其概率如下表,计算其净现值的期望值。(单位:万元)
NPV | 23.5 | 26.2 | 32.4 | 38.7 | 42 | 46.8 |
概率 | 0.1 | 0.2 | 0.3 | 0.2 | 0.1 | 0.1 |
2、标准差
表示随机变量的离散程度,即随机变量和真值之间的偏离程度。

如果两个方案期望值相等,则标准差大的方案风险也大;
期望值不同时:
1)方案甲期望值大,标准差小,则方案甲有利。
2)方案甲期望值小,标准差大,则方案乙有利。
3)方案甲期望值大,标准差大,或方案乙期望值小,标准差小,则两个方案取舍比较困难。
3、风险分析决策的方法有决策表法、矩阵法和决策树法。决策准则有最大可能性准则和最大期望值准则。
1、 决策收益表法是概率分析决策的基本方法,该表首先分别计算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然后按大小加权平均计算出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进行比较,从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
2、 决策树法是以图解方式分别计算各个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通过综合损益值的比较,作出决策。其步骤为:(问答)
(1) 画决策树。决策点用方框表示,方案节点用圆圈表示。结果节点用Δ表示。
(2) 预计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
(3)计算期望值。计算时从右向左逆向进行。
(4) 修枝选优,作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