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学习中心网

咨询投诉0931-8254357
主办单位:元海德教育宗旨:富家 兴教
0931-8254357

当前位置:主页 > 学习中心新 >

第二章 - 动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

发布时间:2020-02-01 12:51来源:未知

第二章 动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
 
第一节  动态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
一、电影诞生和纪实电影发展
视觉暂留原理:人眼在观察物体时,物体的形象会在视网膜上停留短暂的瞬间,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将物体连续运动的过程进行分割记录并予以再现。
1880年,美国人埃德尔·幕布里奇用24台相机同时拍摄的方法将奔马的照片投射在幻灯银幕上,获得了“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及装置”的专利权。
1894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电力驱动的“电影视镜”,节目必须在摄影棚里镜头前表演,观看时没有银幕只能透过小视镜观赏,虽然取得了专利,却无法推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摄影机
1895年,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和他哥哥奥古斯特·卢米埃尔用他们仅重五公斤的手摇电影摄影机拍摄的《火车进站》在巴黎一家咖啡屋的地下室的银幕上放映,宣告了电影时代的到来。另一部代表短片是《工厂大门》。
1922年,美国导演弗拉哈迪拍摄了《北方的纳努克》,讲述加拿大北部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的生活,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纪录片。
1926年,弗拉哈迪的学生约翰•格里尔逊首提“纪录片”的概念,将其从剧情片中分离出来 成为独立的电影形态,被成为“纪录片之父”,代表作有《漂网渔船》《夜邮》等。
同时期苏联人吉加•维尔托夫提出了“电影眼睛”理论,成为了后来“真理电影”和“直接电影”两大纪录片电影运动的源头。他的代表作有《关于列宁的三支歌》、《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
1934年,德国女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拍摄了最早使用同期声录音的纪录片《意志的胜利》,极具煽动性。
20世纪60年代,“真实电影”运动(代表人物法国的让•鲁什)和“直接电影”运动(代表人物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怀曼斯)开始兴起。前者主张创作者积极参与到拍摄中去,后则主张站在一个纯粹观察者的角度去记录。
20世纪70年代,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享有电影所无法企及的广泛性、及时性和亲和力,80年代,电子新闻采集设备ENG广泛使用,纪录片创作开始逐渐转向电视。
二、电视诞生和电视新闻的发展wei
 光电效应:硒元素在接受光线照射时会产生放电现象,而且反射的电子数量与光照强度成正比。(1873年英国人约瑟夫•梅发现)电视的传播过程就是通过摄像机,将光信号和声音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视频、音频),然后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发送出去,并由接受工具还原为图像和声音的过程。
1925年英国人贝尔德根据德国人尼普科夫的扫描原理研制出第一台机械电视机,虽然他拒绝承认电子电视时代的到来,但仍被公认为电视的发明者。
1936年11月2日,英国BBC广播公司利用贝尔德的发明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进行电视播出歌舞,被公认为电视诞生日。
二战后,美国电视事业凭借其经济和科技实力遥遥领先于世界,迅速形成了CBS(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NBC(全国广播公司)、ABC(美国广播公司)三强鼎立的局面。电视开始深入到人们的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甚至还影响到总统选举(1960年尼克送败给肯尼迪)。
1980年,特德•特纳创办了24小时全天候滚动播出新闻的专门新闻频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20世纪40年代,NBC(全国广播公司)、ABC(美国广播公司)率先使用16毫米摄影机,60年代日本首次使用卫星传播电视节目,70年代ENG设备普及,90年代,卫星直播电视节目普及。

 
第二节、中国动态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
 
一、萌芽时期(1938-1957)。1938年秋八路军总政治部在延安成立电影团(成员包括袁牧之、吴印咸、徐肖冰等),拍摄大量的军民题材纪录片和领导人影像,后来的“百万雄师过大江”“红旗插上南京总统府”“开国大典”等镜头成为全国人民的集体记忆。
二、草创时期(1958-1966)。1958年5月1日在苏联帮助下中国第一座电视台试播,9月2日正式播出,范围仅覆盖北京地区,呼号为“北京电视台”,但成立伊始就承担了中央电视台的职能,是央视前身。

(第一天新闻节目内容:工业先进生产者和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的谈话、纪录片《到农村去》)
三、挫折时期(1966-1976)。唯一成绩是各台陆续开办了彩色电视,并确定采用引进的NTSC和PAL制式。
四、大发展时期(1976-1992)。1978年元旦《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正式设立,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国中央电视台”,年底,央视开始使用ENG设备。同年,中日合拍的大型纪录片《丝绸之路》打破了20多年来雷同的新闻报道观念、内容和手法,让中国观众第一次看到了没有粉饰过的真实生活。
五、继续繁荣和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后)。93年《东方时空》94年《焦点访谈》95年《实话实说》96年《新闻调查》……一大批名牌新闻栏目先后诞生,97年被称为中国电视的“直播年”(邓小平逝世、波普彗星奇观、香港回归、三峡截流直播)。纪实主义成为电视新闻的主要风格和创作手法,重视新闻节目主题的真实性和表现的真实感,关注民生,更具平民意识和平民视角。

免费咨询

  • 甘肃: QQ
  • 四川: QQ
  • 山西: QQ
  • 陕西: QQ
  • 0931-825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