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学习中心网

咨询投诉0931-8254357
主办单位:元海德教育宗旨:富家 兴教
0931-8254357

当前位置:主页 > 学习中心新 > 第二学位 >

第一章 - 绪论

发布时间:2020-05-13 16:41来源:未知

第一章  绪论
 
 

一、本章复习建议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教育经济学的性质及其研究对象;理解学习教育经济学的任务及意义;把握学科的体系结构及其基本概念;认识学科学习和研究所使用的主要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
 
教育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它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进入80年代才开始研究。
}
 
1.(单选题)教育经济学形成于(     )。
A. 20世纪2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7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
 
【答案】B
【解析】公认教育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
【知识点】形成时间。
 
第一节  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
一、学科性质
教育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因为它是介于教育学和经济学两门社会学科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
从这门学科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来看,多数学者认为,应该把它隶属于经济科学体系,属于部门经济学性质的学科。
二、研究对象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间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并且要用数量的形式来表示的一门边缘学科。★
三、学科研究任务及意义
1、学科的主要任务
2、学科研究的意义★
第一,可以提高对教育具有战略地位的认识;
第二,可以改变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
第三,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第四,可以促进教育科学数量化;
第五,为科学地制定教育发展战略及规划提供依据。
 
第二节  学科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学科基本概念
1、经济:
    2、教育:
3、教育投资:
 4、教育经济效率:
5、教育经济效益:
二、学科主要内容
西方欧美和日本的教育经济学著作,学科内容和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和价值理论基础上的,是把教育作为可以带来价值增值为出发点的。因此,它的整个学科内容和体系结构是以“投资——生产——利润”过程为系统的,是把教育过程与物资生产过程完全等同起来,当作一个过程考虑的。
我国的教育经济学内容和体系结构还处在研究与建立过程中。
首先,考虑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内容和体系结构,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教育理论为学科理论基础;
其次,还必须把教育过程与物资生产过程,看作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过程为出发点,把“教育投入——教育资源利用——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发展科学技术——创造物资财富,促进经济增长”当作整个系统构建学科内容和体系;         
再次,还必须紧密结合中国经济和教育的实际,研究现实中的问题,运用中国的数据资料和实例,力求建立适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学科内容和体系,是教育经济学内容和体系具有中国特色。
三、学科研究方法及原则
一般都采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两种方法。定性分析法是一种科学抽象方法,定量分析法是一种数理分析法。
   具体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经济分析法:
 2、教育研究法:
 3、经济计量法和教育统计法,简称数量方法。
4、比较研究法,包括水平比较、垂直比较、因素比较、标准化比较、平均值比较等。
5、概算法,也称估算法,有时也称为简化法。
学科研究原则:
1、坚持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坚持批判与继承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节  学科发展的历史
一、学科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条件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是教育经济学产生和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
二、学科发展的历史阶段
{
 
1、学科萌芽阶段
标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研究,是前苏联斯特鲁米林1924年写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学术论文。
2、学科形成阶段
初步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标志是1963年的“教育经济学选集”。也有认为是美国韦锥1962年的“教育经济学”著作。
3、学科发展阶段
}
 
2.(单选题)《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的作者是(     )。
A. 斯特鲁米林
B. 布劳格
C. 舒尔茨
D. 科斯塔年
【答案】C
【解析】舒尔茨1961年著有《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是他的教育经济学代表作。
【知识点】舒尔茨代表作
三、教育经济学在中国

免费咨询

  • 甘肃: QQ
  • 四川: QQ
  • 山西: QQ
  • 陕西: QQ
  • 0931-825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