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0-05-13 20:16来源:未知
第四章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第一节 教育的需求与供给
{
教育的需求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一、教育的社会需求
教育的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基于国家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一)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
1、社会人口状况。
2、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3、政策导向。
二、教育的个人需求
教育的个人需求是指个人出于对未来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的预期在各种需求中进行选择,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一)教育的个人需求动因
个人对教育的需求,是出于受教育后个人所能够带来的预期收益。
1、精神生活的需求。
2、物质生活需求。
3、社会地位需求。
(二)影响教育个人需求的因素★
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
1、个人天赋能力。
2、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
3、学杂费的高低。
4、个人教育未来收益,即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
三、教育的供给
教育供给指在某一时期内,一国或一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所能提供给受教育者的机会。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教育供给还包括非正规教育机构所提供的教育机会,如成人教育、在职培训等。
教育机会主要由政府、企业,或者社会团体所举办的学校提供的。影响教育供给的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1、教师供给。
2、教育资源配置。
3、教育的单位成本。
4、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
四、教育供求关系的调节
(一)教育供求的矛盾。
(二)教育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
(三)教育供求的调节。
1、市场调节。
2、政府调节。
3、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相结合。
五、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供求关系的变化
第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得教育供求关系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教育供求将要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的调节。
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得教育供求关系呈现出新的矛盾及调节机制。
目前我国教育供求关系中有两个主要矛盾:
其一,教育需求无限膨胀与教育资源短缺矛盾。
其二,教育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
}
1.(单选题)教育供求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教育个人需求膨胀
B.教育社会需求扩大
C.教育供给不足
D.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
【答案】D
【解析】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是教育供求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
【知识点】教育需求与供给。
第二节 经济对教育发展的作用★
{
要使教育得到充分有效的供给,主要依靠国家的经济实力。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即对教育目标、办学条件、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内容和手段均有制约作用。
一、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二、经济决定着教育的权力、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
三、经济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1、经济发展水平与受教育人口数量具有依存关系。
2、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程度、教育年限具有依存关系。
3、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资金支付也具有依存关系。
4、经济发展水平与学科专业设置的规模和速度,也有依存关系。
四、经济还决定着教育发展的体系和结构
}
2.(单选题) 对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要素是 ( )。
A.社会政治制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社会文化
D.人口状况
【答案】B
【解析】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
【知识点】经济对教育发展的作用。
第三节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经济发展的含义
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具体表现:
1、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再生产的重要内容与主要手段。
2、教育是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3、教育是科学生产、再生产,以及使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技术的重要途径。
4、教育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
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表现:
1、教育对人具有全面的影响作用。
2、教育通过培养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人才,即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各个领域的人才,对社会生产力增强发生作用。
3、教育通过陶冶劳动者的思想和道德,提高劳动者的精神文明程度,从而提高他们的劳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经济发展发生作用。
四、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作用
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系及其作用,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教育对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作用;
2、教育在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3、教育在满足人们自身发展需要和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4、教育在使人们在经济上、社会上有安全感、保障感等方面的作用;
5、教育在使社会具有良好道德风尚中的作用;等等。
五、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一、本章复习建议
通过本章的学习,从宏观上认识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的需求与供给;认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战略意义。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第一节 教育的需求与供给
{
教育的需求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一、教育的社会需求
教育的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基于国家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一)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
1、社会人口状况。
2、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3、政策导向。
二、教育的个人需求
教育的个人需求是指个人出于对未来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的预期在各种需求中进行选择,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一)教育的个人需求动因
个人对教育的需求,是出于受教育后个人所能够带来的预期收益。
1、精神生活的需求。
2、物质生活需求。
3、社会地位需求。
(二)影响教育个人需求的因素★
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
1、个人天赋能力。
2、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
3、学杂费的高低。
4、个人教育未来收益,即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
三、教育的供给
教育供给指在某一时期内,一国或一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所能提供给受教育者的机会。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教育供给还包括非正规教育机构所提供的教育机会,如成人教育、在职培训等。
教育机会主要由政府、企业,或者社会团体所举办的学校提供的。影响教育供给的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1、教师供给。
2、教育资源配置。
3、教育的单位成本。
4、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
四、教育供求关系的调节
(一)教育供求的矛盾。
(二)教育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
(三)教育供求的调节。
1、市场调节。
2、政府调节。
3、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相结合。
五、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供求关系的变化
第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得教育供求关系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教育供求将要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的调节。
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得教育供求关系呈现出新的矛盾及调节机制。
目前我国教育供求关系中有两个主要矛盾:
其一,教育需求无限膨胀与教育资源短缺矛盾。
其二,教育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
}
1.(单选题)教育供求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教育个人需求膨胀
B.教育社会需求扩大
C.教育供给不足
D.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
【答案】D
【解析】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是教育供求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
【知识点】教育需求与供给。
第二节 经济对教育发展的作用★
{
要使教育得到充分有效的供给,主要依靠国家的经济实力。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即对教育目标、办学条件、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内容和手段均有制约作用。
一、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二、经济决定着教育的权力、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
三、经济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1、经济发展水平与受教育人口数量具有依存关系。
2、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程度、教育年限具有依存关系。
3、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资金支付也具有依存关系。
4、经济发展水平与学科专业设置的规模和速度,也有依存关系。
四、经济还决定着教育发展的体系和结构
}
2.(单选题) 对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要素是 ( )。
A.社会政治制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社会文化
D.人口状况
【答案】B
【解析】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
【知识点】经济对教育发展的作用。
第三节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经济发展的含义
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具体表现:
1、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再生产的重要内容与主要手段。
2、教育是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3、教育是科学生产、再生产,以及使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技术的重要途径。
4、教育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
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表现:
1、教育对人具有全面的影响作用。
2、教育通过培养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人才,即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各个领域的人才,对社会生产力增强发生作用。
3、教育通过陶冶劳动者的思想和道德,提高劳动者的精神文明程度,从而提高他们的劳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经济发展发生作用。
四、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作用
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系及其作用,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教育对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作用;
2、教育在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3、教育在满足人们自身发展需要和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4、教育在使人们在经济上、社会上有安全感、保障感等方面的作用;
5、教育在使社会具有良好道德风尚中的作用;等等。
五、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