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学习中心网

咨询投诉0931-8254357
主办单位:元海德教育宗旨:富家 兴教
0931-8254357

当前位置:主页 > 学习中心新 > 第二学位 >

第九章 - 教育投资比例

发布时间:2020-05-13 20:26来源:未知

第九章  教育投资比例

一、本章复习建议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教育投资比例指标体系;认识影响教育投资比例的主要因素;掌握确定教育投资比例及其总量的原则和方法;了解中国教育投资的历史、现状及与国际间的比较。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第一节  比例指标体系及影响因素
 
一、教育投资比例指标
教育投资比例是指教育投资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即教育投资与国民经济之间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数量指标及计算范围。
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基本指标分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两种。
相对应地反映教育投资比例指标也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种指标。
静态指标主要有:教育投资占社会总产值(GNP)的比例、教育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教育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总投资的比例以及人均教育投资等。★
 
{
 
二、影响投资比例因素分析
教育投资比例的确定要受到社会各种因素影响,其中社会经济、人口、科学技术及政治等因素,都对确定教育投资比例有制约作用。
(一)经济因素
(二)人口因素
教育投资比例直接受制于社会人口因素的影响。社会人口对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影响着教育投资比例和增长速度。
2、人口分布的密度,对教育投资比例也有影响。
3、人口年龄构成也是人口对教育投资比例影响的一个方面。
4、社会人口文化教育程度构成,特别是劳动年龄人口中文化教育程度构成,也是人口构成的组成部分。
5、平均受教育年限。
(三)科学技术因素
科学技术也是影响教育投资比例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1、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的程度结构和专业结构。
2、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必然引起社会经济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
3、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带动教育内部各环节的变化,如教育内容逐步现代化,充实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新成果。
(四)政治因素
 
}
 
1.(单选题)决定教育投资水平的因素是       (    )。
A.政治因素   
B.科学技术因素
C.人口因素 
D.经济因素
【答案】D
【解析】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投资水平。
【知识点】比例指标体系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原则和方法
{
 
一、确定教育投资总量的原则★
确定教育投资总量的基本原则;有上限与下限原则;规模与速度原则;经济政策与物质水平原则;受益与能力原则等。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追加教育投资总量,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世界各国都在利用国际政治环境缓和的条件进行经济改革,发展经济实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第二,世界许多国家都认识到教育投资具有社会经济价值,可以促进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追加教育投资总量可以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
第三,社会不断趋向于科学和文明,世界各级各类教育求学者人数在普遍增加,义务教育年限逐渐延长,中等和高等教育升学率在不断提高;
第四,由于世界性物价上涨,求学者费用额在增加,用于教育部门的各项投资和资源价格上升速度加快,相应的投资总量也必须增加。
}
 
2.(单选题)一个国家教育投资总量的上限取决于该国的         (    )。
A.人口总数  
B.教育发展速度     
C.受教育人数   
D.经济实力
【答案】D
【解析】一个国家教育投资总量的上限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实力。
【知识点】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原则和方法。
 
二、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原则★
(一)增长原则
所谓增长原则是指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其经济发展起步比较晚,一般来说教育投资比例也比较低,为了加速现代化进程,促进经济起飞,必须增加教育投资,采取增长教育投资比例原则,使教育投资比例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我国教育投资基本上是采用的增长原则,即“两个增长”,教育投资增长的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比例,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年增长。
(二)超前增长原则
所谓超前增长的原则,是说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所确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很高,又需要大力发展、引进和运用高新科学技术,那么在教育投资比例上必须采取超前增长的原则。
(三)减缓与稳定原则
所谓减缓与稳定的原则是说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教育投资增长的比例和超前增长的比例应该逐步采取减缓和稳定发展的原则。
(四)弹性系数原则
所谓弹性系数是指当国民经济某项指标达到某种数值时,教育投资比例要相应地有个弹性增长数值。
三、确定教育投资比例方法★
(一)测推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已经确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去推测实现目标所需要的人才数量和质量,从而测推出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进而预测出教育投资总量和增长比例。
具体步骤是:★
1、根据已经确定的一定时期内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预测实现目标所需要的人才数量和质量,即需求量预测。
2、根据预测数据,预测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即计算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需要的人才供给量。
3、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费用标准,预测各级各类学校每年人均教育费用。
4、根据2、3两项预测的数据,确定教育投资总量和增长比例。
测算公式:M=(S1U1+S2U2+S3U3+……+SnUn
(二)坐标图式法
1、教育投资总量坐标图
2、最佳教育投资量坐标图
3、教育投资比例坐标图
(三)国际比较法
1、横断面分析比较。将不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的国家分成几个组在同组内进行比较。
国际间进行横断面比较,需要注意几点:
其一,同组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大体接近或相同;
其二,比较时所使用的国民经济各项指标和教育投资统计口径必须一致;
其三,各国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同,对国际间横断面比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2、纵断面历史分析比较。将一国现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投资比例与别国某个历史时期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时的教育投资比例进行比较。

免费咨询

  • 甘肃: QQ
  • 四川: QQ
  • 山西: QQ
  • 陕西: QQ
  • 0931-825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