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学习中心网

咨询投诉0931-8254357
主办单位:元海德教育宗旨:富家 兴教
0931-8254357

当前位置:主页 > 学习中心新 > 第二学位 >

第八章 - 国际新闻传播的发展与斗争

发布时间:2020-06-30 07:06来源:未知

第八章 国际新闻传播的发展与斗争
一、本章复习建议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新闻传播的历史,现在和发展规律,了解围绕国际新闻传播的矛盾和斗争,认识建立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推动国际新闻传播健康发展的意义。本章内容所涉题型有单选题、多项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第一节  概说
国际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的规律性:
①国际新闻传播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密切。
②国际新闻传播同传播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
③国际新闻传播的总体走向是:传播时效越来越强,传播内容越来越多样化,渗透力越来越大,扩散面越来越广。
④国际新闻传播的发展始终贯穿着矛盾和斗争。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成为长期重要课题
 
第二节 报刊、通讯社的国际传播
报纸从诞生以来就是就是用于国际交流和国际传播。英国第一份定期报刊《每周新闻》的全名就是《来自意大利、德意志、匈牙利、波西米亚、法兰西和低地国家每周新闻》;在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报刊的国际传播起了极为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
19世纪中期以后,各国重要报刊也纷纷伸展自己的记者网和发行网,凭借电报、电话和无线电通讯,在国际传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借助于新的信息技术,报刊的国际传播呈现出全新的态势:①竞相面向世界采集新闻。②竞相面向世界印刷发行。③纷纷通过国际互联网采集和传播新闻。
通讯社诞生于19世纪中期。原因:一方面,当时正处在1848年欧洲民主革命浪潮的发动和高潮时期,这运动为初生的通讯社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和大显身手的舞台。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后欧洲各国的商贸交易、金融证券业的交往十分频繁,早期通讯社正好为此提供服务从而发展了自己。通讯社的初创和电报的问世几乎在同一年代。借助电报,这些通讯社延伸自己的网络。从诞生以来,通讯社就是国际新闻传播的主要力量。
20世纪中后期,通讯社成为国际传播的主渠道。通讯社业务活动的两个重要项目:①通讯社正在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商务信息的重要传播者。②通讯社正和国际广播电视逐步结合起来,传送声像新闻。
从事国际声像新闻传播的通讯机构:路透社电视部;世界电视新闻社;美联电视部。(后二并合成美联社电视新闻社)、
 
第三节 广播的国际传播
一、发展历程和斗争
(一)20世纪20年代诞生
国际广播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它是国际政治斗争的产物,通常由各国政府举办,为各自国家的内外政策服务,作为争取国际舆论、开展对外斗争的重要手段。西方最早开办对外广播的国家是荷兰。后不少国家效仿,用作殖民统治之需。1929年,苏联设立了专事对外广播“莫斯科广播电台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发展和对峙
随着二次世界大战的临近和爆发,各国逐步形成两大阵营,双方纷纷开办或者加强对外广播宣传。但总的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国际广播大发展的年代。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电波战"及其影响:60年代前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美国和西方国家对外广播改变过去赤裸裸的反共宣传方式,采取比较隐晦的宣传手法。除了以貌似客观的姿态报道和评述时事以外,更多宣扬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以争取人心,促进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二、近期状况和主要的国际电台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广播领域状况有所缓和。国际广播的信息功能明显增强。越来越成为国际间信息交流、文化交流以及增进经济联系的重要渠道。但是国际间政治思想领域的斗争仍在继续。
为了扩大国际广播的影响,世界各国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①增加发射设备,增强发身功率,强化短波信号的传送。
②通过境外建台等方式,扩大中波和调频的覆盖面。
③增加语种。
④增加播音时间。
⑤采用最新的信息传输技术。互联网。
国际广播电台一般为政府所办。也有一些是宗教团体和商业机构办的。
衡量国际电台实力的标准:使用语种、播出时数、发射功率
实力最强的国际广播电台:美国之音电台、俄罗斯之声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国广播公司、德国之声电台。
美国之音电台:1942年创建,总部在华盛顿。是当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国际广播电台。一直是美国政府主要的对外宣传工具和喉舌。台内分节目、工程技术、行政管理三大系统。二战后它一直锋芒毕露地进行反共宣传。70年代美国政府逐渐改变了对外宣传的策略,美国之音也改用较为隐晦的方式。
俄罗斯之声电台:前身是苏联时期的莫斯科广播电台。创办于1929年。宣传苏维埃国家的建设成就和对外政策。苏联解体后,该台归俄罗斯联邦政府领导,实力大减,改用现名。它和前身有很大不同,宣传色彩大为淡化,着重报道经济、文化、科技信息。实际上就是要反映政府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英国广播公司(BBC):对外广播开办于1932年,直接为政府对外政策服务。目前从事对外广播的机构为世界广播电台。广播包括三个方面:对欧广播、对海外广播、环球英语广播。内容上有世界上享有盛誉的英语教学节目。新闻讲究时效和准确,标榜客观公正,政治倾向性较为储蓄。
德国之声电台:1953年创立,位于科隆市,是依法享有自主管理权的公共机构,政府拨款支持。
 
第四节 电视的国际传播
一、发展情况和特点
国际电视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1980年,美国亚特兰大市特纳广播公司创立的有线电视新闻网开始通过卫星向邻近国家的电缆电视系统播送新闻,这一事件标志着国际电视业的正式诞生。
国际电视发展进程的特点:①民办先行 ②新闻节目和娱乐节目并举。娱乐节目更是丰富多样。
国际电视传送方式:除少量直接由地面微波传送外,大部分要靠通信卫星或广播卫星作为中介。
二、各洲重要的国际电视台
北美是国际电视的发源地
①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980年率先播放国际电视。1986年它现场直播了美国挑战号航天飞机升空后不久即爆炸的场面。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它留守的记者发出战况直播。CNN有8个频道,一千多名从业人员,每天向一百多个国家几百家电视台网提供新闻。
②世界电视网:美国新闻署1984年11月创办的世界上第一家官方的国际电视台。
欧洲国际电视的兴办稍晚于北美,但发展势头颇为迅猛。因为:①80年代实现了广电体制的转轨,开放了民营的商业电视。②西欧有线电视比其他各洲创办行早、发展得快,是转播国际电视的良好条件。③80年代末,西欧加快了一体化进程,各国间实现了电视自由传播。
西欧影响大的国际电视台:英国空中电视台、英国世界电视台。
进入90年代以后,亚太地区的国际电视勃然崛起,香港卫视等。
我国中央电视台也在1992年开办国际频道。
 
 
第五节 电脑网络的国际传播
电脑网络传播: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信息传输和交流。这是一种以地空合一的信息高速通道作为传播渠道,以功能齐全的多媒体电脑作为收发媒体的极具开放性的传播活动。
电脑网络的实现,有赖于三个方面的技术发展:①计算机技术。②通信技术。③网络技术。
电脑网络传播信息的方式:①网络浏览。②电子邮件。③电子论坛。
电脑网络的特点:①高度的综合性。a.传播符号:文字、口语、音响、图表等汇于一体。b.传播方式: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形态集于一身。②高度的交互性。即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③高度的灵活性。随时随地接收传送信息。④高度的渗透性。信息极多,防不胜防。
网上专门传播新闻的新闻传播者有两类:①专门提供网络新闻的网站或网上刊物。②在网上设站的传统大众媒介。
电脑网络的国际传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①世界上电脑网络建设的发展极不平衡。1993年美国政府正式提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NII,俗称高速公路计划),后一系列的国家发展计划使得美国在网络传播始终走在前列。②在促进国与国之间信息和文化交流的同时,甚至加剧了政治思想领域的磨擦和冲突。③网络传播极具开放性,给种种有害信息传播带来极大方便。
 
第六节 围绕国际新闻传播的斗争
1、国际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不平衡、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
①首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新闻传播力量悬殊,发展极不平衡。
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新闻信息的流向不合理,基本上都是前者流向后者。
③国际新闻传播的内容存在种种不客观、不公正、不健康的现象。西方新闻机构总是按照西方的观点采制新闻。
2、发展中国家和进步新闻界争取的目标:
①按照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从事国际新闻传播活动,反对国际新闻垄断。
②促进全世界新闻传播媒介的均衡分布,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应该予以帮助。
③新闻交换应该遵循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原则。信息流动应该双向化、合理化。
④提倡新闻传播的积极作用。
⑤逐步制订为各国共同遵守的国际新闻法规和职业规范。
总之,这场斗争是为了反对国际新闻垄断与控制,反对文化侵略与渗透;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与独立,保障社会稳定健康发展。它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领域里反对少数发达国家侵略扩张的斗争的延缓,是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的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发展中国家和国际进步新闻界在这场斗争中取得的进展:
①国际社会已初步接受了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原则。
②发展中国家已经行动起来,一方面加强管理,切实维护自身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主权;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本国新闻传播事业。
③发展中国纷纷加强双边或多边合作,抵制西方新闻机构的垄断和控制。
4、目前世界新闻传播的现状是严峻的:
①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新闻事业的实力、规模、水平等方面至今仍然存有很大的差距。
②冷战结束以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成为历史的大趋势。

免费咨询

  • 甘肃: QQ
  • 四川: QQ
  • 山西: QQ
  • 陕西: QQ
  • 0931-8254357